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第彡只眼睛看世界

看出清淨心

 
 
 

日志

 
 

仁者心动(读《多重宇宙》)  

2011-12-28 23:17:42|  分类: 开卷无益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在读《多重宇宙:一个世界太少了》这部德国人写的、关于物理学最新发现的“科普”小书。书中牵涉到近至2006年的科学发现,这就不能不说它是站在科学的“最前沿”了。今晚读到第十章下面引述的这小段,就很有味道:



一次,玻尔的哲学家朋友哈格尔德·霍夫丁(Harald Hoffding)问他,根据理论,试验装置中一个没有受到观察的电子究竟应该待在哪个具体位置上。玻尔是个安详谦和、很有教养的人,但是这个问题却让他怒发冲冠:“应该在,应该在!”他回答道,“什么叫做应该在?”干脆就这样“应该在”,这对玻尔来说,在微观世界里是没有意义的。对他来说,存在和被观察到是不可分割的……1927年9月,玻尔在一次报告中讲道,“也就是说,一个独立的物理事实,在一般意义上来说,既不能归结为现象,也不能归结为观察手段。”在玻尔看来,一个没有受到观察的电子只是一个可能的电子,它不能像一块石头、一棵树或者月亮那样独立存在。只有当有人看到它,它才成为真正的电子。



       据万试万灵的量子理论,任何一个亚原子粒子,包括电子,只有当有人看到它,它才是真正的。这没有疑问。但问题是,既然一块石头、一棵树和月亮也是由这样的粒子构成,怎么就不会“只有当人看到这块石头,这块石头才成为真正的石头”呢?

       于是就想起了一则禅宗公案:公元676年,禅宗五祖的秘密传人惠能至广州法性寺(现在叫做光孝寺),见二僧为风动幡动争论不休,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六祖惠能从此闪亮登场。

  评论这张
 
相关小组: 品书茶聊
阅读(381)| 评论(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