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清宣統元年常州天甯寺刊本一九九一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會解天竺沙門般刺密帝譯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房融筆受
師子林沙門惟則會解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溫陵曰
。觀經云
。以智慧光
。普照一切
。令離三途
。得無上力
。名大勢至
。又云
。夫念佛者
。不得一彈指頃念世五欲
。是謂繫念
。譬如有人下示必須繫念
。然後相應
。不專念佛
。則雖逢不逢
。雖見不見
。染香則襲香
。念佛則見佛
。故以念佛妙熏名香光莊嚴也
。吳興曰
。母憶子如人專憶
。子逃逝如人專忘
。問
。前云逢不逢等
。此何但云雖憶何為
。答
。縱得逢見
。不蒙法利
。與逃逝無異
。舍衛九億家不其然乎
。入無生忍者
。以證驗修
。則念佛之心不可單約事相
。而解念存三
。觀佛具三身
。心破三惑
。無生忍位方可入焉
。資中引觀經是心是佛等釋之
。斯亦大要也
。淨土者
。別指極樂及寂光也
。都攝六根者
。念屬意根
。意根若淨
。諸根自攝
。故無選擇也
。會解所引教禪諸師名目
。年代未詳
。姑據所聞而列
。溫陵禪師諱戒環
吳興法師諱仁岳
資中法師諱弘沇
评论